姜平:PCV2亞型間混合感染給圓環病毒疫苗提出更高要求
2015-12-11 16:57:55    瀏覽 22041 次    
發布時間:2015/12/07 新聞頭條 瀏覽次數:10

姜平,博士,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預防獸醫學系主任,農業部動物細菌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生豬產業體系豬病防控崗位專家。先后主持國家和部省級研究課題25項。研究領域涉及畜禽重要疫病病原分子流行病學、致病機理、診斷和免疫研究。

近年來,圓環病毒疫苗研究已經有比較大的突破,圓環病毒疫苗雖然有所普及但程度還遠遠不夠。根據目前國內生豬養殖狀況預測,規?;i場全部使用圓環病毒疫苗的話應該能達到2.5億頭份的市場容量,但現在(2013年數據)實際上只有1.5億頭份,使用豬場還不夠多。

圓環病毒的危害除了仔豬斷奶綜合癥、母豬繁殖障礙等之外,也有很嚴重的免疫抑制。目前臨床上豬群亞健康狀況非常普遍,感染圓環病毒免疫力降低,但是沒有造成嚴重的發病死亡。PCV2a和PCV2b混合感染增多,致病力加強,以前注射疫苗能夠抵抗得住,現在抵抗不住發病了,這是一個新的動態。還有一個變化是豬群發病日齡推遲,原來在保育舍發病,現在推遲到了育肥舍100日齡左右。繼發細菌感染增多,存在和藍耳病一樣的免疫抑制問題。

 亞型間混合感染可能使致病力增強,發病日齡推遲

圓環病毒也有基因變異問題,世界公認的分型有PCV2a、PCV2b和PCV2c,主要起致病作用的還是PCV2b,目前國內還沒有發現PCV2c。去年美國發現圓環病毒新的流行動向。在美國,圓環病毒免疫密度高達95%,但還是有很多豬場發病。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病例是PCV2a和PCV2b混合感染,因此美國學者推測是不是混合感染的原因,使得圓環疫苗的保護降低了。這是未來要研究的內容方向之一。另外,一些打了圓環病毒疫苗的豬場發病,剖檢發現肺臟病變和以前不一樣,原來主要是肺部塌陷、彈性降低,新出現的臨床表現為肺水腫型,這種情況國內也非常多。國外對這種現象進行監測,初步認為基因變異不致于造成這種變化,但是確切原因還沒找到。圓環病毒病國內的流行情況,根據我們實驗室的監測數據,2002年以后基本都是PCV2b在致病,尤其最近這兩年免疫后豬場發病的情況也發現PCV2a和PCV2b混合感染增多了。還發現一些和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包括PCMV和TTV2,圓環病毒防控還是有一定復雜性。

研究人員還發現,圓環病毒病發病日齡有所推遲,發病時間從原來45-85日齡現在推遲到70-140日齡。臨床上還是會出現一些僵豬、腎臟發灰、發黃的情況。PMWS發病的原因首先的PCV2感染,其次還有一些環境誘因,涉及飼養管理、免疫應激和混合感染。

2010年以前,國內沒有圓環病毒疫苗的時候,控制圓環病毒病主要是20天60條計劃,哺乳期做幾條、保育期做幾條,都是綜合性防御措施。疫苗出來以后,怎么使用好疫苗,預防3周齡仔豬感染是個關鍵。如果仔豬在3周齡哺乳期感染病毒量大的話,即使當時不發病,到了70-80日齡就會開始發病,所以要做好這個關鍵點的免疫。一是母豬免疫,二是仔豬2-3日齡免疫,要求免疫抗體產生要快?,F在發病日齡推遲,又要要求疫苗的免疫持續期要長。根據圓環病毒新的流行變化趨勢和免疫反應的要求,從仔豬3周齡產生抗體,到易發病的140日齡,全程要求抗體要高,產生抗體要早,持續時間要長,這對疫苗產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毒株間交叉保護較好,不同生產廠家質量控制影響疫苗質量

目前,國外豬圓環病毒疫苗有亞單位疫苗和全病毒疫苗兩種,臨床效果好,免疫密度可達到50%-90%。目前國產圓環病毒疫苗只有全病毒滅活疫苗,五個毒株分別是SH、LG、DBN-SX07、WH和ZJ/C。疫苗使用的種毒決定了免疫原性的好壞,但國內這些毒株其實基本都是一樣的,除了LG是PCV2a,其他幾個都是PCV2b。毒株差別不大,不同廠家的生產質量還是有差別的。

疫苗質量控制的關鍵在于原料控制、工藝控制、半成品控制和成品控制。

原料控制主要包括種毒、細胞系和血清等。理論上講豬圓環病毒各亞型之間都有較好的交叉保護。但是據2012年美國的一篇研究報道介紹,PCV2b的免疫效果要優于PCV2a。細胞系是病毒賴以生存的環境,篩選最適合該病毒生長的專用細胞,可以使病毒滴度提高100倍。南京農業大學研究團隊研發的豬圓環病毒高滴度病毒培養專用細胞已經獲得國家專利,普通細胞培養豬圓環病毒滴度只能達到104-105,專利細胞就能達到106以上。

病毒滴度是全病毒滅活疫苗抗原含量的一種表示方法,但是病毒滴度的測定方法很重要,不同測定方法、方法標準不標準對結果影響差異很大。病毒滅活后抗原性會發生一定改變,通過我們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單克隆抗體夾心ELISA可以用于疫苗生產過程中病毒抗原的檢測,以便控制疫苗成品的質量,比其成品質量時采用普通ELISA或者其他方法測定更為及時可靠。

但是病毒滴度TCID50不能絕對的來反映疫苗的免疫源性,疫苗的免疫源性用最小免疫劑量來衡量更科學。TCID50越高,不代表抗原免疫源性就越好。比如TCID50是108,最小免疫劑量是107,那么這個疫苗的免疫源性就不夠高。如果TCID50同樣是108,但最小免疫劑量只有105,那么后面這個疫苗的免疫源性明顯要比前者好。病毒滴度和最小免疫劑量之間差距可以反映種毒的品質。

為了提高疫苗的抗原含量,除了使用專利細胞系培養,增加病毒滴度,還可以采用懸浮培養等先進生產工藝。目前懸浮培養新技術主要應用在口蹄疫疫苗的生產,技術相對成熟,其他疫苗的應用技術還在探索和研究。復合抗原以及重組蛋白表達抗原也是未來豬圓環病毒疫苗研發的重要方向,既有亞單位抗原又有全病毒抗原混合在一起,可以提高抗原含量。

滅活工藝對抗原含量影響同樣很重要。一般說明書所指的TCID50值都是疫苗滅活前的病毒滴度,但如果滅活過程處理不好,會造成抗原含量的減損。常用滅活劑有甲醛、BEI、BLP等。除了選擇適當的滅活劑,還要嚴格滅活檢驗。滅活后在細胞連續傳代3代,檢查滅活效果。

此外,免疫佐劑對疫苗質量也有一定影響。目前,所有國產圓環疫苗都采用油性佐劑,因此,仍有一定副作用。豬用水性佐劑是未來豬圓環病毒疫苗研發的重要方向。

 圓環疫苗成品檢驗方法有待改進,免疫兩次效果較好

仔豬攻毒保護試驗和小鼠參考疫苗檢驗系統是目前國內唯一經過農業部認證的檢測標準,也是國際通用的參考標準。小鼠抗體免疫試驗中,將免疫待檢疫苗小鼠產生的抗體水平與免疫參考疫苗小鼠產生的抗體相比較,高于參考疫苗的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參考疫苗是指通過豬體免疫試驗,檢驗合格的疫苗產品。目前,有些國產圓環疫苗質量檢驗采用仔豬攻毒保護試驗,試驗豬的標準有待規范和提高。

豬圓環疫苗使用效果的臨床評價不能只談保護率,除了死亡率和發病率,還包括提高豬群的生長速度、整體均勻度、降低料肉比、減少細菌感染和減少疾病治療成本等生產指標。

圓環疫苗的免疫一般打兩次比較好,有些進口產品采用新型水性佐劑,緩釋效果較好可以打一針,一般國產疫苗打一次的效果不如打兩次。尤其是當前發病日齡推遲的情況下,第二次疫苗免疫可以激發第一次的免疫效果,免疫期持續更長。如果母豬接種過圓環病毒疫苗,小豬首免建議在3-4周齡,如果母豬沒有免疫,則小豬在2周齡接種疫苗免疫,以確保在3周齡產生免疫力。

母豬圓環病毒病的發病特點是懷孕早期感染,主要是第一胎母豬和第二胎母豬,對高胎齡母豬來說影響不大,因此我不建議“一刀切”普免?!耙坏肚小辈坏速M疫苗,而且也容易引起母豬應激,造成損失。我建議豬圓環病毒免疫方案為:第一胎、第二胎母豬配種前打,免疫2次,每次2毫升,間隔三周。經產母豬產前5-6周,免疫疫苗2毫升,間隔三周加強免疫,保護小豬。母源抗體有時會影響仔豬打疫苗的效果。此外,圓環疫苗可以和藍耳病疫苗、氣喘疫苗或豬瘟疫苗一起打,可以減少免疫次數和免疫應激反應。

本文轉載于《豬e網》

用戶名:
密    碼:
 
密碼遺忘請聯系 在線客服
 
 
版權所有 北京康泰天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010-62827576     傳真:010-62827576     E_mail:bjznkt@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旗安寧莊路4號9號樓4層0985  郵編:100085   京ICP備0902381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3654號
精品推荐旅馆珍稀粉红房偷拍,一夲道免费高清不卡dvd,99这里有精品免费视频动漫,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一,精品国产精品人成电影,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麻辣,